第零二六章:诗中之雄杰-《壮哉大唐驸马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众人更是没话说了。

    “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乃是治世名言,若我大唐官员都以此为戒,我大唐必将更为富强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朝柴令武道:“令武,回头你将此句写下,朕要将这十四个字换下朱雀门之联!让所有官员引以为戒。”

    柴令武汗颜道:“有虞先生在此,咱就别丢人了。”

    朱雀门是进入皇城的正大门,处于长安城“丁”字路口的横竖交汇处,和人来人往的长安百姓的居住区仅有一街之隔,离最热闹的东西二市也仅有三坊之距。

    一旦把柴令武的字挂在这道重要门户,那他善书之名迟早会传遍长安。

    “不然!”虞世南抚须微笑道:“你之书法纵横捭阖、气象万千,若是将笔法生涩这一缺陷弥补,你将是比肩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宗师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过奖了!”柴令武大汗。千百年间,只有颜真卿能比肩书圣王羲之。

    虞世南这评价、期许,实在太高了。

    “您都说学生笔法生涩了,这联,还是您写吧。”

    虞世南摇头笑道:“人无完人,所以圣上让你写下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以示期许。生涩的笔法配上不圆满人格,才是相得益彰。”

    柴令武苦笑:“那好吧!”

    李世民笑道:“索性将弘文馆的门朕一并写了,内容便是你写下的‘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’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好,换得好!”孔颖达这位严谨的饱学儒士对这句话尤其喜爱,觉得这一联说到学习心态的至高境界去了。比什么诗都好!

    李世民哈哈大笑,问道:“诸位先生,诗中前三甲可以定了吧?”

    “岂止前三!”房玄龄苦笑道:“依臣看,令武贤侄这七首,完全把前七名都包揽了,《芙蓉楼记》也将是文之第一。”

    虞世南微笑道:“书法也是第一。”

    “柴公子没有丹青之作,不然就完美了。”颜师古亦是说道。

    柴令武道:“大唐地大物博、人杰地灵,在尘埃落定之前,一切变数都有可能。现在做出定论为时尚早!”

    谦虚的态度,得到了诸位大佬的赞赏。

    “我出去瞧瞧!”柴令武坐不住了,与李世民独处无所谓,跟孔颖达这种极为注重礼仪的人在一起,他很受不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会心一笑,点头道:“去吧!”

    (新书启航,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,以推荐票、收藏支持)


    第(3/3)页